打造智慧社區,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拓展應用服務場景,讓數據多跑路、群眾少跑腿
動動手指,疫情防控信息統計、民生服務事項等足不出戶就能辦理;一鍵呼叫,高齡獨居老人能夠隨時隨地找到社區工作人員得到幫助;智慧停車,業主通過手機應用程序就能查詢到家門口的停車位空余情況……近年來,不少地方積極探索建設智慧社區,越來越多的智能化成果應用到社區場景中,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安全便利的現代化、智慧化生活環境。
日前,民政部等9部門印發了《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》,明確了智慧社區建設的總體要求、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,勾勒出美好的社區數字生活新圖景。
智慧社區是充分應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,整合社區各類服務資源,打造基于信息化、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的社區治理新形態。近年來,我國一些地區已經開展了智慧社區的探索實踐,建設了一批社區信息系統,一些企業和社會組織等也以智慧化的形式進入城鄉社區,為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社區服務。這些“智慧”實踐不僅方便了百姓生活,而且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,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尤其是在當前的疫情防控中,一些智慧社區平臺的應用在健康監測、居民信息統計、人員車輛出入、信息發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打造智慧社區,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拓展應用服務場景,讓數據多跑路、群眾少跑腿。在實際建設中,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創新政務服務、公共服務提供方式,推動就業、健康、衛生、醫療等服務“指尖辦”“網上辦”“就近辦”,同時聚合社區周邊生活性服務業資源,建設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務圈,真正滿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。還要考慮到不同地區以及城鄉之間的差距,突出以城帶鄉、急用先行、梯次推進、迭代更新,推動多樣化的生活場景數字化。
打造智慧社區,在做好硬件建設的同時,更要注重數據共享與安全。與智慧社區建設的目標任務相比,我國當前的智慧社區建設中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。如一些已建成的智慧平臺存在各自運行、功能分散、兼容性差等問題,還有一些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存在短板等。因此,構建新型數字社區需要各部門、各地方形成合力,強化系統觀念,進一步推動數據共享、業務融通、工作協同,充分依托已有平臺,因地制宜推進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臺建設。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,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管理,另一方面也要在法律及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開放數據資源,整合分散在政府、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數據資源,打破信息壁壘,讓民生信息發揮更大價值。
打造智慧社區,在拓展智慧化服務場景的同時,也別忘了線下渠道。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,還有不少老人尤其是高齡老人面臨智能手機使用難題,對于老年人、殘疾人等群體的需求要考慮周到,一些高頻民生服務事項在加強線上服務的同時,也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,為特殊群體提供便捷服務。要積極擴展數字化支撐下的線下服務功能,支持社會組織、社會工作者、志愿者等提供專業化、特色化、個性化服務。同時強化數字技能教育培訓服務,助力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殘疾人共享智慧生活,消除數字鴻溝。
智慧共享、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,值得期待!